学院就是学部吗?

阳贵军阳贵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学部”和“学院”这个问题。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学习欧美国家建立近代化教育制度,“部”的定义起源于德国大学中的Fakultät(德语发音:fafkaleitə),而“院”的定义则来源于英国大学中的College(英语发音:kɔlidʒ)。1874年设立的东京大学便设立了文部、理学部以及医学部等6个学部;1890年代设立的京都大学设置了文学科、理学科及医科等5个学部。因此可以认为,学部是日本接受西方近代高等教育体制,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产物。

但是需要补充一点历史,即虽然日本在明治时代建立了大量的所谓“学部”,但明治时期的日本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虽然后来的一些大学如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的确有综合性,但这已经是二战后的事情了)。大部分学校的学部设置都是分门别类的,如理工是理科的,文科是法学、经济或者文学的等等。这种校院两级体系直到日本在二战后大规模设定了综合性的“帝国大学”(后来的国立大学)才得到改变——这些新的大学一般设立包括文理多个学部的综合性学院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而这种学院在很多欧洲美国也都是基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单位。所以这也为后来的亚洲乃至世界各地仿效日本建起综合型大学打开了大门。

澹台彤昕澹台彤昕优质答主

教育部2013年批准,复旦大学可以在原有教学学院或学部的基础上设立学部。

复旦大学学部与学院不同。学部是开展战略规划、学术评价、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高层次协调机构,不是实际管理机构。各学院作为学校学术管理的基本单位,在人、财、物的使用与管理上享有较大自主权。学校按照学术为纲的原则将若干相近的学科所属的学院组成一个学部,通过学部整合学科资源,集中优势学科,开展高层次学术活动并形成合力,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比如,由哲学系、历史学系和思想史研究中心组成的哲学历史学学部,其目的是通过发挥各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开展高层次的战略规划与学术活动,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推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课题的跨学科研究,使复旦大学在哲学与史学领域成为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学术高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