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电价为什么贵? 因为新西兰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小,可建设大型基础设施的空间不大。其次,因为在新西兰,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分布式能源,不允许大规模集中式开发。第三,因为新西兰对环境保护要求非常高,不允许任何对环境有影响的能源项目上马。 目前新西兰只能开发水力资源(除了水力发电外,还有小型的盐水淡化厂)、地热资源和煤碳资源。而水力和地热的开发都是围绕民生和冬季供暖进行,由于缺乏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水力发电总量被严格控制;又由于冬季是电力消费高峰,而夏季则是电力供给高峰,因此每年都要通过电网将北岛富余的夏秋季节电力调到南岛供应冬季取暖需求。这样调来调去,每年的电费都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而煤碳资源的开发受到的限制就更多了——即使只是用来发电,也会被指责为污染空气;若用来制造化学药品或者塑料等等,更会遭到环保主义的强烈抨击。虽然号称拥有世界最丰富的铝土矿和铁矿储量,但是因为新西有着世界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律,这些矿产资源几乎都被困在地底下而无法开发。 在新西兰,目前看来最好的新能源可能就是风力了。但是风力开发会受到地理条件的极大限制——只有北海岸狭小的西海岸带才有适宜的风力资源。且由于风电属于随机性能源,不可控,需要配备大量的储能装置才能稳定发电。这使得风电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无论是水力还是风能,在现有政策下都难以成为推动电力价格降低的主力军。
至于太阳能——目前除了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原材料的晶硅生产会占用一些土地以外,太阳能发电站基本上不需要占地上马,只要在合适的地方安装太阳能组件就能发射电信号给远处的发电站。而且太阳能发电本身不排放任何有毒气体或废料,可以说是绝对环保。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功率密度低,需要大面积的安装才能发出足够多的电能。并且由于太阳辐射受天气影响很大,发电的不稳定性也需要配置储能设备。这些都是太阳能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赞同 5787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21 7:46:47 首先是电价的构成,一般来说,电价的构成主要有发电成本、输配电成本和政府税费等几大块构成,而从几项具体构成来看,新西兰的电价成本本身比较高。以政府税费来说,新西兰的电价中包含GST(Goods and Services Tax,商品与服务税),该税为15%,相当于增值税。与国内不同的是,只有人工、材料等新增价值部分进入计税价,而非销售价。也就是说,增值税部分已经包含在销售电价之内。而从输配电成本来说,新西兰幅员狭长,人均密度极低,电力的输送成本也较高。此外,新西兰的最低工资政策和严格环保法律同样推高了其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从而拉高了电价。
其次是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新西兰电力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放开,形成了多元发电商、单一购电商(Lines公司即电网公司)以及多元售电商并存的结构。从购电商来说,电网公司不但是唯一的购电商,而且拥有全部发电商不能接入电网的调频备用容量,对市场定价有关键影响。从售电商来说,虽然其数量众多,但绝大部分只是“电费包销商”,从事售电业务,但没有实质供电能力,从购电商采购电力再售给消费者。在输配完全一体化的情况下,售电商无法分散购电风险,实际竞争程度较低,同时这些售电商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聚焦在提高售电附加值上,而非电价上。因此,尽管市场表面上竞争充分,但也形成了寡头定价的格局。
再次是与电价相关的政策方面,以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EEC)为例,补贴源于可再生能源的额外成本,但是不管是否有可再生能源发电,所有用电用户实际上都必须支付该补贴,该补贴由售电商直接向用户收取,然后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绿色电力证书可交易,因此补贴价格由交易形成。在补贴政策下,用电量多的大用户获得的补贴远高于其所购买的可再生能源电量的额外成本,即从政策中获益匪浅。而居民用户的支出却远高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额外成本,居民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本分担主体。补贴成本计入电价,推高了电价。
赞同 155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2 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