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硕士好不好?
好是好,可是你考不上啊!(一) 最近好多同学问我,研究生有双非和985之分吗? 这个分是有的,而且相当多,具体能有多少呢? 我以考研为例来给大家举例说明吧。 以2016年研招网发布的数据为参考(这个数据非常完整且透明),全国共有477所普通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这477所学校又根据所属地区被划分为6个片区(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 在2016年这477所学校的毕业生中,有将近300所(占比63%)学校的毕业生的学历标识为“普通”,也就是现在的“双非”院校了,只有不到两成的学校毕业生学历标识为“重点”,也就是说只有四成左右的大学能跻身于“双非”之列。 可能有些人对这个比例没有概念,那我换个说法好了——在2016年考研中,有接近6成的考生沦为“双非”(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讲双非的学校和专业,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我考研那会儿,(2012年)情况要稍微好一些,大约只有一半左右的学校属于“双非”,当然这一比例到现在已经上升了很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这477所大学当中,除了极少数的九八大外,绝大部分都是“双非”;而在所有“双一流”建设高校里,只有42所一流大学(A类36所,B类6所),剩下的49所一流学科高校(A类26所,B类23所)全部都属于“双非”范畴。
(二) 为什么说双非硕士好? 因为考上的人太多了! 就以2016年考研为例,报考“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人数约为10万,占考生总人数的近7成,而最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录取率也高达6成左右(2016年研究生扩招之后,很多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出现倒挂现象,一些名校被爆出来刷掉了自己本科出身很好的学生,可见“双非”院校学生的录取比例其实更大)。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么多学生考了这么高的录取率,是不是意味着硕士学位贬值了呢? 其实也不是!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道理,中国的高考、考研一直都有着“分数优先”的原则,也就是说你考的分数越高,你越有机会选择喜欢的学校和喜欢的专业,而这个原则在研究生阶段同样适用。 所以即便同是“双非”院校的学生,因为你考到了更高的分数,你依然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也有更多的机会让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发生转机。 而那些考分了低分的学生,则只能去选择那些实力较强但名气不大的学校(俗称“小而精”学校),或者一些冷门专业。 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他们其实也并没有选择学校的权利(或者说很少),因为能够进入这些学校的多数都是分数较低的学生,高分段的学生基本上都被那些实力较强但名气较大的学校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