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法国时差几小时?

燕一纯燕一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常会看到当地人的日历标注“Paris/Beijing”的时间,即巴黎时间比北京时间晚7个小时(+7);

而在中国留学期间,也会看到国内日历上标注的 “Paris/Beijing” 或 “P.R.China/France” 的时间,此时巴黎时间与北京时间正好相差8小时(-8)。 为什么同样有“Paris/Beijing” 的标记,两者时间却不同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词是“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 1924年,国际交换局建议将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原北京时间减去8小时,作为“标准时间”。考虑到当时中英间海上交通往来较为频繁,该规定对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国家具有较大影响。中国民国政府据此制订了“中华民国标准时间”。 到了1991年,为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标准时间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全国实行夏令时的通告》,自当年3月15日至9月30日,将大陆地区的“标准时间”调整为“夏令时间”,即比“标准时间”早一个小时。此后每年的3月15至9月30日期间实行夏令时制度。 而法国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接近地中海),并不采用“标准时间”,而是采用“东部时间”(Heure de l’Est)。 所谓“东部时间”,就是指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早1个小时(+1)。而在法国东部地区,实际上是指离英伦三岛最远的地方,如科西嘉岛。

当你发现法国时间的日历上标注的是“Heure de l’Est/P.R.Chine”时,就意味着“巴黎时间”比“北京时间”只早了一个小时(+1)。 为什么法国时间会采用“东部时间”而不是“标准时间”?原因同样是地理因素,即避免与英国及直布罗陀(Gibraltar)地区时间重名。 在法国留学期间,常常会有同学问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课时安排与欧洲学分互认系统中显示的法国大学课时数量不一致?例如同一门课程,在法国大学官网上的学时数是60个,但在我的签证材料中显示该课程的学时数为45个。到底孰真孰假?该如何验证?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概念:总学和分学。

所有以“Heure de l’Est” 开始的课程学分,都属于“分学”(Cours à Heures Spécifiques),每学分的收费是按照每小时47欧元计算。 如果课程时长超过60小时但不超过100小时,那么总学时数为100个,费用为4700欧元。如果课程时长不到60小时,那么总学时数就按照实际上课的小时数计,每个小时47欧元。而学分则是以总学时数乘以2.5得出。例如一门总学时数为75个小时的本科课程,其学分就是75×2.5=187.5。

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上课的时长,就很容易算出需要支付的费用。至于具体选择多上10个还是少上10个学时,则完全取决于学生本人。 当然啦,也不是说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多上或者少上学时数。一般情况下,学校会为学生安排4门(有些学校可能是3门)主修课,这些课程的总学时数不能超过100个小时。对于超出部分,学生可以选择修读另外4门(或3门)同类型课程来填补。不过这样的话,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为选修课的学时通常会被计入欧罗巴奖学金的范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